在線電導率檢測儀的電極常數(shù)是決定測量準確性的關鍵參數(shù),其設置需嚴格依照特定流程。在檢測高污染廢水這類復雜樣本時,正確設置電極常數(shù)尤為重要,它直接影響儀器對廢水真實電導率的精準反饋。 電極常數(shù)本質上反映了電極的幾何特征及性能參數(shù),由電極兩極板間距離與極板有效面積的比值決定。不同型號的電極,因制作工藝、材料特性的差異,電極常數(shù)各不相同。通常,新電極出廠時,廠家會在產(chǎn)品說明書或電極標識上明確標注初始電極常數(shù),這是初次設置的依據(jù)。 在安裝新電極或電極使用一段時間后,可能因表面污染、磨損致使電極常數(shù)改變,此時需重新校準并設置。設置前,準備工作必不可少。要挑選合適的標準溶液,一般選用氯化鉀(KCl)溶液,其濃度范圍應覆蓋儀器的測量區(qū)間。例如,常見的有 0.01mol/L(對應電導率約 1.413mS/cm)、0.1mol/L(對應電導率約 12.88mS/cm)的標準 KCl 溶液。需確保溶液由高純度試劑和超純水配制而成,且現(xiàn)配現(xiàn)用,防止?jié)舛纫蜷L時間放置而變化。 校準電極是關鍵步驟。先用軟毛刷和專用清潔劑輕柔地清洗電極表面,去除高污染廢水中殘留的油污、水垢、微生物等污染物,隨后用超純水徹底沖洗,確保無雜質殘留。若電極污染嚴重,可短暫浸泡在稀鹽酸或稀硝酸溶液中進行化學清洗,但務必嚴格把控浸泡時長,以免腐蝕電極。清洗后的電極需自然晾干或用無塵布輕輕擦干,防止殘留水分干擾校準結果。 校準方法多采用兩點校準法,該方法便捷且能滿足多數(shù)場景需求。先將清潔后的電極浸入第一種標準 KCl 溶液,待儀器讀數(shù)穩(wěn)定,記錄此時顯示的電導率值(S1);取出電極,用超純水沖洗并擦干,再浸入第二種標準 KCl 溶液,讀數(shù)穩(wěn)定后記錄電導率值(S2)。依據(jù)標準溶液的實際電導率值(C1、C2)與儀器記錄的電導率值(S1、S2),通過公式 K = (C2 - C1)/(S2 - S1)計算電極常數(shù)。 得到新的電極常數(shù)后,在儀器參數(shù)設置界面中,找到電極常數(shù)設置選項,將計算值準確輸入。部分儀器可直接在菜單中修改,有些則需特定操作進入?yún)?shù)修改模式。輸入完成后,保存設置并退出。 完成設置后,要用未參與校準的另一種標準 KCl 溶液驗證準確性。將測量值與標準值對比,若誤差在儀器允許范圍(如 ±2%)內,說明設置有效;若誤差過大,需重新檢查校準流程,排查電極是否損壞,必要時更換電極重新校準。在日常使用中,鑒于高污染廢水對電極的損耗,建議每月至少校準一次電極常數(shù),以保障在線電導率檢測儀在復雜廢水檢測中的測量精度。
|